發表時間: 2022-10-25 18:30:45
作者: 勝瑞蘭
瀏覽: 1377
計量泵投加系統在長期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故障,在故障出現后如何加以正確的判斷和分析,確認故障產生的原因,是設備使用和維護人員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內容。在此,將與計量泵相關的一些普遍常見故障現象和可能原因進行了收集并提供給相關人員,以資參考。
1.與系統配置相關的常見故障
1.1 流量不足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計量泵流量較大,入口管路管徑過小,導致泵吸入不足 | 1.放大入口管路管徑,保證泵充分吸入 2.增加入口壓力,保證泵充分吸入 |
入口管路存在泄漏 | 修復入口管路 |
計量泵入口管路過長,導致泵吸入不足 | 1.放大入口管路管徑,保證泵充分吸入 2.改變泵安裝位置,縮短入口管路長度 3.在靠近計量泵入口增加立管,改善吸入條件 |
計量泵為提升安裝,入口管底部沒有裝腳閥 | 在入口管底部增加腳閥 |
計量泵出口所配置安全閥存在內部泄漏,導致出口流量不足 | 維修或更換安全閥 |
1.2 流量過大 / (調節沖程,流量變化不明顯)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計量泵出口壓力低于入口壓力,發生虹吸現象 | 在計量泵出口管路中加裝背壓閥,保證計量泵出口與入口之間的壓差 |
1.3 管路震動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進口管路的管徑過小,不能保證吸入,導致震動 2.出口沒有緩沖器或緩沖器容積過小,出口管徑也過小 | 1.放大進口管路的管徑。可參考《計量泵快速安裝于維護指導》 2.增加緩沖器;更換緩沖器或調整緩沖器充氣壓力 3.放大出口管路的管徑 |
1.4 附圖
與系統安裝相關的布置
Note:對于提升安裝方式,必須注意提升高度與有效吸程、物料密度的關系
Note:對于出口壓力低于入口壓力的系統,必須加裝出口背壓閥或注射閥
Note:對于管路布置,尤其是入口管線,必須避免局部升高形成的“鵝頸”
Note:附件安裝位置必須正確
Note:對于入口增壓系統,出口壓力必須大于入口壓力
Note:長距離管線系統應考慮安裝緩沖器和平衡罐
2.與過程介質相關的常見故障
2.1 流量不足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介質粘度過大,流動性差,導致泵吸上不足 | 1.選擇適用的閥類似或泵類型 2.稀釋介質,降低粘度,增加流量,保證投加濃度 3.提高介質溫度,降低粘度 4.放大入口管路管徑,減少阻力,保證泵充分吸入 |
介質接近汽化點,導致介質氣液兩相混合 | 1.增加入口壓力,保證介質完全液態 2.降低介質溫度,保持介質在液態 |
介質含有顆粒,磨損單向閥座,導致內部泄漏 | 1.更換閥座 2.滿足耐腐性時,改變閥座材質,提高閥座耐磨性 3.提高過濾器目數,增加過濾效果 4.采用專用單向閥結構和材質 |
單向閥表面鈍化層被破壞,導致閥球與閥座不斷被破壞 | 根據具體介質特性,采用針對性耐腐材質,更換進出口單向閥 |
3 與電氣控制相關的常見故障
3.1 泵電機不運轉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電源供電問題 | 1.確認電源供電方式是否正確.220/380V的電機是雙電壓電機,必須是三相電源. 2.電機供電是否存在缺相。用電壓表確認。 3.過載保護是否觸發。需要復位或重新設置. 4.供電電纜是否內部斷路。用萬用表確認. 5.電機內部是否斷路。用萬用表確認. 6.確認電機三相繞組的電阻是否一致. |
3.2 泵電機不運轉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變頻器出現過流報警 | 1.確認變頻器功率是否與電機功率匹配。通常變頻器功率放大一檔. 2.確認變頻器啟動時間設置是否過長。縮短啟動時間設置. 3.變頻器內部過載保護設置是否與電機功率匹配. 4.確認電機功率配置是否正確。專用變頻電機無需功率放大,普通電機變頻使用需放大功率至少一檔. 5.確認電機三相繞組的電阻是否一致。用萬用表確認. 6.檢查變頻器內部的負載類型應選擇泵類負載. |
3.3 泵電機不運轉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電機已燒壞 | 1.確認電機接線方式Y/△是否正確. 2.確認供電電源是否存在缺相. 3.計量泵出口是否存在超壓,導致設備超載.4.確認泵內部是否存在卡死。將計量泵進出口管路松開,將沖程調到0%,用手盤動電機風葉。逐漸增加沖程,再次盤動電機風葉檢查. 5.采用普通電機變頻調速,運轉頻率過低,電機沒有散熱,導致燒壞。需設定低頻限制. |
4 與設備操作相關的常見故障
4.1 電機過熱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電源供電方式不正確。220/380V的電機是雙電壓電機,必須是三相電源。不能用單相220V電源接入三相電機. 2.電機接線錯誤. 3.采用普通電機變頻調速,運轉頻率過低,電機沒有散熱. 4.泵驅動箱內沒有加油。沒有潤滑和散熱. | 1.更換電源供電. 2.確認電機接線方式Y/△與實際電壓的對應. 3.需要在變頻器中設定最低頻率限制,保證通風量. 4.先清洗驅動箱,確認沒有過度磨損,在加入潤滑油. |
4.2 機械隔膜泵檢測孔漏液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隔膜損壞。啟動泵的操作順序不正確。先啟動泵,后打開管道閥門,導致隔膜密封破壞. 2.進口管路中過濾器堵塞嚴重,導致隔膜在入口處發生破裂. | 1.更換隔膜. 2.糾正啟動泵的順序。先打開進口管路閥門,再打開出口管路閥門. 3.確認入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中閥門沒有故障. 4.檢查進口管路中過濾器,并進行必要清理. 5.啟動計量泵. |
4.3 液壓隔膜泵出口沒有壓力和流量,內置釋放閥反復動作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出口管路閥門沒有打開。啟動泵的操作順序不正確。先啟動泵,后及時打開管道閥門. 2.入口管路閥門沒有打開。啟動泵的操作順序不正確。先啟動泵,后及時打開管道閥門. 3.入口管路過濾器堵塞,沒有及時清理. | 1.立即停泵. 2.確認入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中閥門的開關狀態. 3.確認入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中閥門沒有故障. 4.檢查進口管路中過濾器,并進行必要清理. 5.先打開管線中的所有閥門,再啟動計量泵. |
4.4 流量不足/沒有流量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管路中或過濾器中出現堵塞,沒有及時清理. | 檢查進口管路和過濾器,并進行必要清理. |
5 與設備相關的常見故障
5.1 電機不轉/電機燒壞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電機轉向不正確,導致泵內部零件卡死 2.泵內部驅動部件卡死,導致電機超載 3泵液力端內部憋壓,導致電機超載 4.環境溫度過低,泵內部潤滑油粘度過高,導致電機超載 | 1.改變電機接線,調整電機轉向 2.檢查泵驅動箱內部,更換故障零部件 3.將計量泵進出口管路斷開,卸放泵內部壓力 4.更換潤滑油牌號。具體需咨詢潤滑油廠商 |
5.2 電機發熱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潤滑油加注油位過低,導致運動部件缺少潤滑,使零件過熱 2.潤滑油牌號錯誤 3.聯軸器與電機適配件之間產生摩擦 4.電機轉子與定子之間出現掃膛 | 1.加注潤滑油到指定油位,保證潤滑效果 2.更換正確牌號潤滑油 3.調整聯軸器安裝位置,避免摩擦 4.維修電機 |
5.3 計量泵內部噪音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進出口單向閥內部的撞擊聲 2.內部壓力釋放閥工作 3.內部壓力潤滑系統釋放閥工作 4.蝸輪/蝸桿在吸入與排出行程轉換之間出現沖擊 5.吸入與排出行程轉換之間出現沖擊,導致聯軸器之間撞擊 6.碟形彈性墊片失效 | 1.閥球與閥座之間會產生正常的撞擊聲。單向閥越大,聲音越響 2.檢查出口壓力是否異常,導致釋放閥工作 檢查入口管路是否堵塞導致釋放閥工作 檢查計量泵進出口之間是否壓差不足,導致釋放閥工作 3.確認潤滑油牌號是否正確 正常壓力釋放的聲音 4.檢查出口管路中是否安裝緩沖器,緩沖器充氣壓力是否正確 5.檢查電機轉向是否正確 檢查出口管路中是否安裝緩沖器,緩沖器充氣壓力是否正確 6.更換碟形彈性墊片 |
5.4 流量不足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異物進入進出口單向閥,導致單向閥關閉不嚴 2.進出口單向閥磨損 3.液壓油腔內含氣 4.內置補油閥關閉不嚴 5.內置排氣閥沒有正常排氣 6.柱塞密封磨損 7.液壓油牌號錯誤 8.沖程速度與型號不符 9.雙隔膜之間排氣不盡 10.雙隔膜之間排氣閥內漏 | 1.拆下進出口單向閥,進行清洗或更換 2.更換單向閥組件或閥球與閥座 3.對液壓油腔進行排氣。可以加油排氣或憋壓釋放排氣 4.更換內置補油閥 5.更換或清洗內置排氣閥 6.更換柱塞密封 7.更換正確牌號的液壓油 8.如果沖程速度不符,需更換蝸輪/蝸桿組件 9.對雙隔膜組件進行排氣,可以抽真空 10更換雙隔膜組件的排氣閥 |
5.5 計量泵出口無法建立壓力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異物進入進出口單向閥,閥球不能復位 2.液壓油腔沒有加注液壓油,或者加注油位過低,排氣不足 3.內置補油閥損壞 4.隔膜與驅動連接脫落 5.柱塞密封或填料失效 6.雙隔膜腔沒有排氣 7.雙隔膜組件排氣閥失效 | 1.拆下進出口單向閥清理或更換 2.向液壓油腔內加注液壓油,排盡空氣 3.更換內置補油閥 4.重新連接隔膜與驅動 5.更換柱塞密封或填料 6.對雙隔膜腔進行排氣 7.更換雙隔膜組件排氣閥 |
5.6 油箱液位升高,并且變成乳白色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隔膜表面有異物,破口被異物刺穿 2.隔膜破口在邊緣壓痕褶皺處 3.隔膜破口在泵頭出口開孔處 4.隔膜破口在泵頭入口開孔處 | 1.清理和清洗管路過濾器和過流端零部件,更換隔膜和液壓油 2.調整泵頭壓緊扭矩。清理和清洗過流端零部件,更換隔膜和液壓油 3.檢查確認是否補油過量。清理和清洗過流端零部件,更換隔膜、補油閥和液壓油 4.檢查計量泵入口條件,確認是否存在吸入不足的問題。改善吸入條件,清理和清洗過流端零部件,更換隔膜和液壓油 |
5.7 機械隔膜泵檢測孔漏液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隔膜表面有異物,破口被異物刺穿 2.隔膜破口在邊緣壓痕褶皺處 3.隔膜破口在接近泵頭出口開孔處,隔膜出現變形或呈現類似劃開的裂口 4.隔膜破口在泵頭入口開孔處 5.隔膜表面沒有損壞。隔膜組件沒有壓緊,或高滲透性介質從組件內部滲漏 | 1.清理和清洗管路過濾器和過流端零部件,更換隔膜組件或隔膜 2.調整泵頭壓緊扭矩。清理和清洗過流端零部件,更換隔膜組件或隔膜 3.泵出現瞬間憋壓,導致變形或破裂。更換隔膜組件或隔膜 4.檢查計量泵入口條件,確認是否存在吸入不足的問題。改善吸入條件,清理和清洗過流端零部件,更換隔膜組件或隔膜 5.更換隔膜組件。對高滲透性介質,更換接觸材質,提高隔膜組件壓緊力 |
5.8 初始啟動壓力與流量正常,但是運行一段時間后,流量逐漸減小,最終沒有流量和壓力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 液壓油牌號錯誤,粘度過大,不能正常補油 2.補油閥故障不能維持正常補油量。補油量偏小 3.隔膜變形,不能推動補油閥正常補油 4.補油閥出廠調整不正確,導致補油量不足 5.補油閥型號不對,與泵運行參數不匹配 | 1.更換正確牌號液壓油 2.更換補油閥,保證正常補油 3.更換新隔膜 4.更換新補油閥 5.更換新補油閥 |
5.9 油箱液位升高,并且變成乳白色。拆檢發現隔膜向油側壓迫,并出現裂紋或破口
故障原因 | 解決方案 |
1.輸送介質是易汽化介質,入口壓力高。尤其在停泵狀態下,導致隔膜單側受壓 2.新系統調試階段,管道內雜質進入逆止閥和出口單向閥,導致密封不嚴,系統壓力回竄到泵頭內 | 1.更換隔膜。并改進操作規程,在停泵后,將泵與入口壓力源進行隔離。設法將泵頭內壓力卸放,或保持計量泵在排出狀態 2.更換隔膜。并清洗檢查管線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