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亚洲综合情,成人美女视频,国产精品初高中精品久久,丝袜美腿亚洲色图

主頁 聯系電話 重要新聞 聯系我們
全球范圍內乙烯裂解裝置關停風險分析

發表時間: 2025-04-28 11:33:20

作者: 石油化工設備維護與檢修網

瀏覽: 32

根據伍德麥肯茲乙烯資產基準模型,對2023年和2028年的乙烯生產利潤進行比較,并綜合考慮資產的戰略重要性及國家的法規和政策等因素,從330個被篩選的資產中選出114個存在不同風險級別的關停資產;這些資產占全球乙烯總產能的24%,意味著全球近1/4的產能面臨淘汰風險。

截至2023年,中國共有53套裂解裝置,總產能共計4300萬噸/年;其中,裝置壽命在30年以上的裂解裝置產能為330萬噸/年,占2023年總產能的8%;雖然這些老舊的裝置經過改造和優化來降低能耗,但部分仍然無法滿足基準能效要求,因此,中國現有產能中有330萬噸/年面臨關閉的高風險,另外240萬噸/年面臨中等風險。

亞洲其他國家共有900萬噸/年的裂解產能面臨關停風險,占全球高風險產能的20%歐洲的基礎化工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危機,這場危機是結構性的,現在已經不可逆轉,未來5年有260萬噸/年乙烯產能面臨高風險關停的可能性,84%位于西歐中東和北美的大部分乙烯裝置都以乙烷為原料,裝置關停的風險很小,但需要應對近期下行的壓力。

680eef08a53e4.jpeg

全球乙烯工業目前正處于下行周期,面臨多重挑戰。全球新冠疫情、地區沖突、經濟衰退和產能嚴重過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行業阻力和不確定性。中國在2020~2027年的大量投資重塑了全球供應動態,使得亞洲出現結構性盈余,利潤率持續處于低位或負值。在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和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歐洲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供應脆弱性,合理化的壓力加大,新投資停滯。

2019~2027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全球供應增速大于需求增速,導致全球乙烯開工率下滑。中國的產能擴建將持續到2027年。2023年,全球乙烯平均開工率降至82%的低點,遠低于2019年之前90%以上的水平,這對亞洲和歐洲的企業構成了特別嚴重的威脅,因為這些企業的利潤率已經因能源和原料成本高企而受到擠壓。預測表明,除非進一步合理化,否則未來十年的乙烯開工率將繼續低于86%~89%。

乙烯生產利潤率將保持在較低水平,2023年乙烯的平均投資回報率暴跌至-1%的新低,石化價值鏈上的利潤率仍然低迷。預計乙烯的投資回報率將一直保持在負值區域,直到2027年。

因此,實力較弱的企業不能依靠市場動態來提高盈利能力,同時低投資回報率也阻礙了新的投資。由于需求增長滯后于供應擴張,中期產能淘汰將加劇,這主要影響到歐洲、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

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產能面臨淘汰風險

全球乙烯工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宏觀經濟環境低迷、能源價格高企和產能過剩等因素相互交織,大量乙烯裝置面臨關停風險,中期合理化和再平衡迫在眉睫。亞洲和歐洲的乙烯裝置受能源和原料成本上升影響較大,關閉風險更為突出。

根據伍德麥肯茲乙烯資產基準模型,對2023年和2028年的乙烯生產利潤進行比較,并綜合考慮資產的戰略重要性及國家的法規和政策等因素,從330個被篩選的資產中選出了114個存在不同風險級別的關停資產。這些資產占2023年全球乙烯總產能的24%(約5500萬噸/年),超過一半的受威脅裝置屬于中等或高風險類別。

中國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領先,但取而代之的是建設更大規模的裝置。

中國乙烯產業自從2019年開始呈現前所未有的擴張模式:中國在全球乙烯行業中的權重不斷提升——2019年中國乙烯產能規模首先超越歐洲地區,2021年超過中東地區,2022年又趕超美國,躍居全球乙烯第一生產大國。

目前,中國裂解裝置的利潤率為行業最低水平,但由于大部分乙烯裝置都是和煉廠整合在一起,乙烯單個裝置的運行及開工率要考慮到煉廠的物料平衡問題,中國乙烯的開工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然而,在節能和減碳監管政策下,中國小型老舊裂解裝置正在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成本競爭力和節能的新世界級裝置。

截至2023年,中國共有53套裂解裝置,總產能共計4300萬噸/年。其中,裝置壽命在30年以上的裂解裝置產能為330萬噸/年,占2023年總產能的8%。雖然這些老舊的裝置經過改造和優化來降低能耗,但部分仍然無法滿足基準能效要求。因此,中國現有產能中有330萬噸/年面臨關閉的高風險,而另外240萬噸/年面臨中等風險。

亞洲其他國家將有900萬噸/年的裂解產能面臨關停風險

持續虧損已促使亞洲生產商關閉工廠或整合資產。展望未來,中國日益增長的自給率將限制其對乙烯進口的需求,導致亞洲其他地區出現結構性盈余,這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亞洲其他地區的開工。東北亞(除中國外)仍是最容易受到中國日益增長的自給率和日益減少的乙烯單體進口需求影響的地區。伍德麥肯茲預計,亞洲(除中國外)約有900萬噸/年的裂解產能面臨關停風險,占全球高風險產能的20%。一些企業正在應對目前的嚴峻形勢做出改變。日本出光興產和三井化學于2024年4月宣布兩家公司將其在千葉的裂解業務合并到三井化學的乙烯工廠,并關閉出光興產的千葉裂解裝置,該工作計劃于2027年完成。日本ENEOS(引能仕株式會社)計劃2027年財政年度關停川崎的一套44.8萬噸/年的裂解裝置,保留另外一套54萬噸/年的裝置來滿足下游需求。韓國石化生產商樂天化學(LCC)正在尋求出售其在印度尼西亞Merak的樂天化學印尼新乙烯(LINE)項目的部分股份。

在東南亞,大多數生產商都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一些生產商被迫無限期停產,包括菲律賓JGSummit,LCTH的第一套裂解裝置和越南的Long Son Chemical。許多工廠在原有運營商退出后改變了所有權,同時也有新的挑戰者進入。殼牌在2024年宣布將新加坡煉化工廠出售給印尼石化企業ChandraAsri Capital和嘉能可的合資企業CAPGC。

歐洲裝置關停風險主要集中在西歐

歐洲的基礎化工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危機,這場危機是結構性的,現在已經不可逆轉。這場危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原材料和能源的可獲得性和高成本,保持國際競爭力所需的規模經濟和需求萎縮等。歐洲的開工率在2023年降至新低,雖然現在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10~2020年的平均水平。再加上本已高昂的運營成本,能源和原料價格的上漲,使得該地區的資產與其他地區的同行相比缺乏競爭力。在供過于求的市場中,這構成了一種生存威脅。2024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決定關閉法國42.5萬噸/年乙烯裝置,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關閉荷蘭53萬噸/年乙烯裝置;瑋薩黎司(Versalis)計劃關停意大利2套各49萬噸/年的裂解裝置和一套16萬噸/年的LDPE裝置。由于經濟性原因,陶氏(Dow Chemical Company)在今年1月宣布閑置位于荷蘭特爾納贊的68萬噸/年的LCH3蒸汽裂解裝置,直到市場動態好轉。我們估計,未來5年歐洲有260萬噸/年乙烯產能面臨高風險關停的可能性。在這些最受威脅的資產中,84%位于西歐。

中東和北美受益于原料優勢,裝置關停風險最小

中東和北美的大部分乙烯裝置都以乙烷為原料,因此生產成本在全球范圍內是最具優勢的。雖然裝置關停的風險很小,但這兩個地區需要應對近期下行的壓力,特別是來自需求增長乏力的壓力,工廠在整個價值鏈中要通過降低開工率來管理庫存水平。利率上升和資本開支上升也阻礙了新的投資。到目前為止,美國只有少數裂解項目已完成了最終投資決策。在中東,沙特阿美在2024年取消了在沙特建造煉油廠和化工項目的計劃。

總結和展望

適度建設和合理化將使全球乙烯工業重新平衡到有利的(有原料優勢或煉油廠一體化)地方。隨著落后和高成本裝置的淘汰,中國煉化高度一體化的裂解裝置、乙烷(國內供應和進口)裂解裝置和其他大型原料多元化及原料靈活性轉換的裂解裝置將會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留下來。平均乙烯單套產能大幅提升,成本降低,中國的整體競爭力在亞洲提高。

與此同時,中國的新投資者正在把投資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和特殊化學品作為烯烴的下游配套,這將進一步提高價值鏈競爭力。東北亞(中國除外)的出口導向型生產商繼續受到中國產能大幅擴張的影響。隨著中國進口市場的萎縮,生產商必須在東南亞和南亞,以及更遠的歐洲尋找新興的出口目的地。隨著生產商爭奪同一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即使市場復蘇,競爭力較弱的企業也將不得不削減產量,并最終考慮合理化以減輕進一步的損失。在有新產能投產之前,歐洲將依靠更多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這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北美、中東和亞洲市場的需求平衡。

作者系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首席研究顧問

來源:崔榮英;本文為國家新材料產業資源共享公眾號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西畴县| 北宁市| 南涧| 车险| 武穴市| 龙海市| 营山县| 永善县| 安顺市| 襄汾县| 克什克腾旗| 霞浦县| 郎溪县| 孟津县| 英山县| 镇巴县| 米泉市| 吉安县| 锦州市| 建瓯市| 富宁县| 太仓市| 沂水县| 镇远县| 都安| 嘉禾县| 兴隆县| 诸城市| 梧州市| 南和县| 元朗区| 南开区| 广河县| 罗城| 黔南| 东至县| 包头市| 融水| 龙江县| 大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