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4-06-27 14:48:45
作者: 石油化工設備維護與檢修網
瀏覽: 753
01、事故概述
時間:2024年6月25日10時20分
地點:天津南港工業區,天津渤化化工發展有限公司
事件:雙氧水氧化塔裝置發生火災事故
02、事故后果
人員傷亡:7人受傷,其中6人輕微傷,1人傷情較重,正在積極救治;1人失聯
經濟損失:直接經濟損失正在調查中
03、事故處理與救援
響應部門:應急、消防、公安、生態環境、衛健等部門迅速趕赴現場處置
救援情況:截至2024年6月25日14時,已有30余輛消防救援車參與緊急撲救,火勢得到初步控制
搜救工作:事故現場尚有1人失聯,救援人員正在全力搜救
04、事故原因
目前事故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初步分析可能與雙氧水氧化塔裝置的操作不當、設備故障或人為因素等有關。
05、后續處理
目前,事故現場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受傷人員已得到妥善救治。
涉事企業正在全力配合政府部門的調查工作,并積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化。
事故調查報告將在調查結束后及時向社會公布,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06、相關事故案例
1.山東中化“5·1”重大爆炸著火事故
時間:2023年5月1日8時36分許
地點:山東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中化集團魯西化工集團聊城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傷亡:10人死亡、1人受傷
直接經濟損失:5445.31萬元
原因:對高濃度雙氧水安全風險辨識不清,管控不力,違章操作,現場人員聚集。
2. 連云港宏興研磨材料有限公司“4?21”爆炸事故
時間:2020年4月21日
地點:連云港宏興研磨材料有限公司
原因:企業私自生產油漆調和物,存放易燃易爆的油漆與強氧化劑雙氧水混存,發生火災后,因雙氧水分解產生大量氧氣助燃,引發瞬間燃爆。
3. 臨沂市蘭山區九州化工廠“12?29”雙氧水桶爆炸事故
時間:2013年12月29日
地點:臨沂市蘭山區九州化工廠
原因:違規使用盛裝過鹽酸的塑料桶盛裝雙氧水,桶內殘存的鐵離子及其他金屬雜質引起雙氧水急劇分解導致超壓爆炸。
4. 博匯“8.25”雙氧水爆炸事故
時間:2012年8月25日
地點:山東國金化工廠
事故經過:裝置緊急停車后,氧化塔壓力急劇升高,最終導致爆炸,并引燃周邊設備。
07、雙氧水生產中的危險因素
非穩定性:
雙氧水具有較高的活性,容易不穩定。受熱、接觸金屬或有機物質等都會引發其分解,釋放出大量的氧氣和熱。這種非穩定性增加了雙氧水的危險性,容易導致爆炸。例如,與許多有機物如糖、淀粉、醇類、石油產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擊、受熱或電火花作用下極易發生爆炸。
氧氣的危險性:
雙氧水分解時會產生大量的氧氣,增加了火災和爆炸的風險。氧氣本身就是助燃氣體,在有可燃物質存在的情況下,一旦氧氣與可燃物質接觸,就會迅速燃燒和爆炸。
腐蝕性:
雙氧水是一種強氧化劑,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它對皮膚、眼睛和呼吸道等人體組織具有強刺激性和腐蝕性,嚴重時還可能導致化學灼傷。
毒性:
高濃度的雙氧水具有一定的毒性,能夠引起呼吸困難、中毒甚至致命。
工藝風險:
在蒽醌法雙氧水生產過程中,工作液的加氫反應是在堿性條件下進行,而氫化液的氧化反應以及雙氧水的萃取又必須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每循環一次就要經歷一個由堿性體系到酸性體系的轉變。如果氧化液呈堿性,雙氧水會發生分解而釀成事故。
整個生產過程必須在不含金屬離子等雜質的環境下進行。
安全風險認識不足:
雙氧水行業普遍對安全風險重視不夠。許多工作人員對雙氧水的性質和危害性的認識不足,在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違規操作。
設計與管理不足:
許多企業在雙氧水生產裝置的設計、自動化控制方面存在明顯不足,為后續生產埋下了許多隱患。
08、雙氧水生產中的防范措施
1. 設計與設備選擇
安全設計:
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安全因素,合理規劃設備結構和管理流程,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設備選擇:
選擇阻爆型設備,如隔爆型電氣設備和防爆照明設備,提高生產區域的安全性。制備雙氧水的反應釜、蒸汽發生器和冷卻器等設備,應確保具備防火、防爆等性質。
2. 儲存與運輸
儲存安全:
選擇密封、防腐蝕、耐高溫的容器。
放置在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遠離火源和可燃物。
運輸安全:
采取專業的運輸工具和設備,確保在運輸過程中不會發生泄漏和事故。
3. 個人防護
個人防護裝備:
工作人員應戴上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如安全眼鏡、防護面具、乳膠手套等,有效防止雙氧水對皮膚、眼睛和呼吸道的腐蝕和刺激。
4. 生產過程控制
溫度和壓力控制:
嚴格控制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和壓力,防止氧氣含量過高和產生過熱現象。
操作人員選擇:
選擇適合的人員從事雙氧水生產過程,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5. 廢液處理與環保
廢液處理:
采取環保措施處理雙氧水廢液,避免污染環境。廢液應經過中和處理,降低其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
6. 周期檢查與維護
周期檢查:
定期對雙氧水生產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在發現異常時,需立即停止生產并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
7. 培訓與教育
培訓教育:
為從事雙氧水生產和使用的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訓和教育,使其了解雙氧水的危險性和防范措施,并掌握正確的應急處理方法。
8. 防火與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結構:
倉庫和生產區域應設計成防火防爆的結構,采用阻燃材料進行裝修,設置通風系統,確保空氣流通和供氧平衡。
氣體檢測:
使用氧氣檢測儀等設備,監測空氣中氧氣濃度,確保在安全范圍內。
09、結語
雙氧水氧化塔裝置火災事故是化工行業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其發生不僅對企業自身造成巨大損失,還可能對環境和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化工行業應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問題,加強設備維護和管理,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可控。同時,政府也應加強對化工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企業遵守安全生產法規,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來源:興園化工園區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