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4-03-07 08:37:35
作者: 石油化工設備維護與檢修網
瀏覽: 453
全國人民矚目的2024年全國兩會在京開幕,來自石油和化工行業的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將在京與其他行業的代表委員一道共商國是。一起看部分來自石化行業的代表都有哪些精彩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科董事長鄭月明:
四份提案涉及多個行業
在煤化工產業發展方面,鄭月明指出,在“雙碳”目標下,煤化工產業積極實施減碳降碳舉措。從化學角度來看,碳元素只能轉化,不能消除。煤化工合成化學品過程中普遍存在“碳多氫少”、碳氫比不匹配的問題,導致碳排放量較大。要減少碳排放,需要向反應體系中補充氫元素。
鄭月明表示,除氫氣外,天然氣為常見易得的富氫原料。不過,目前綠氫制備成本較高,供應有限,主要依靠風電、光伏制取,產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有較強的地域限制。同時,我國天然氣整體資源不足,優先作為城市燃氣、工業燃料使用,政策上限制天然氣作為化工原料。
對此,鄭月明建議,一方面,支持煤化工產業與綠氫耦合發展,支持綠氫技術開發和項目建設,降低綠氫成本,提高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支持煤化工產業與天然氣耦合發展,提升煤化工產業整體綠色發展水平。在國家規劃的煤化工聚集區,支持煤化工企業根據所在區域能源特點,因地制宜探索減碳方式。在天然氣供應較充足的非煤化工聚集區,支持現有煤化工企業在不增加煤炭用量的前提下,采用與天然氣耦合技術,實施技術改造,降低碳排放。
在天然代糖產業發展方面,鄭月明指出,目前我國天然代糖產業發展迅速,但推廣和應用不足,市場滲透率只有2.5%—3%,而發達國家達到了10%。公眾對天然代糖的認識還不夠,行業創新研發和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對此,鄭月明建議,第一,加強對天然代糖產品的科普宣傳,引導消費者提高對天然代糖產品的認知度。倡導食品加工企業使用天然代糖,促進天然代糖在飲料、食品、保健品等領域的推廣應用。第二,支持天然代糖技術和新產品開發,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加快對阿洛酮糖等新產品的認證。第三,完善天然代糖產品質量和標準體系,加強市場監管,打擊虛假宣傳、過度包裝、違規使用等行為,維護市場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馬永生:
加強深層地熱開發利用
地熱能是一種綠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可用于供暖制冷、發電、工業供熱、種植養殖等。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馬永生表示,我國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深層地熱的開發利用方面,還面臨相關基礎研究較為薄弱、工程和地質特征預測難度大、高溫測量儀器和井下工具不適應、鉆井速度慢、成本高等難題。
馬永生指出,相較于中深層地熱資源,深層地熱的資源量更大、溫度更高、資源稟賦更好、應用場景更廣。據了解,我國埋藏深度在3000米以淺的中深層水熱型地熱資源總量相當于1.25萬億噸標準煤,埋藏深度在3000至10000米的深層地熱資源規模相當于856萬億噸標準煤。大力開發地熱能,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為此,馬永生建議統籌技術創新,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與前沿引領技術協同發展。持續追蹤國際深層地熱開發利用技術進展,提出我國深層地熱開發領域未來技術發展路線圖;設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深層地熱重大科技攻關計劃,設立深層地熱全國重點實驗室,瞄準國際科學技術前沿,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關深層地熱資源(含深層水熱型及干熱巖資源)形成機制、勘探評價關鍵技術、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從源頭和底層解決深層地熱勘探、資源評價、高效開發的關鍵理論與技術難題。
其次,他提出要加強地質勘查,摸清深層地熱資源家底。在全面跟蹤國際進展、掌握我國賦存及開發情況的基礎上,開展國內外深層地熱資源的比較研究,為我國深層地熱資源勘查開發提供堅實基礎;與各類深層礦產資源勘查相統籌,部署開展全國性的深層地熱資源調查評價,查明資源分布及類型,評價資源儲量與開采潛力,形成完善的調查評價與科學開發利用技術支撐體系,建立權威、開放的全國性深層地熱資源數據庫,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馬永生認為,還需加強引領支持,保障深層地熱開發利用有序推進。將深層地熱資源利用納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布局中統籌考慮,做好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加強前瞻性規劃引領;加強法規、標準與扶持政策供給,適時出臺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產業政策、環保法規、財稅政策、技術標準,加強對深層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引導與鼓勵,加快推動深層地熱產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徐冠巨:
合理規劃和審批化工產能
過去幾年,部分區域和企業無序擴張,造成化工行業產能過剩,影響了行業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建議應合理規劃和審批化工產能。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是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困難和挑戰之一。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2023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重點監測的28個化工行業和產品有17個存在過剩,占比61%。
徐冠巨表示,化工行業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堵點。2023年化工行業價格指數同比下滑9%,全行業營收同比降3.5%,利潤總額同比降35.7%。目前,行業產能無序擴張的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為此,他建議,做好發展規劃,各級政府合理統籌化工產能,引導行業良性有序發展;對過剩領域開展去產能行動,限制項目審批、企業融資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治理作用,在維護市場秩序、約束產能擴張等方面主動作為、科學管理,確保行業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莫鼎革:
加快推廣“無廢產業鏈”循環經濟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鎮海煉化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中石化寧波鎮海煉化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莫鼎革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以“無廢工廠、無廢醫院、無廢學校”等為主的“無廢城市”建設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
在加快推廣“無廢產業鏈”循環經濟模式方面,莫鼎革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大國家層面政策創新突破力度。國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國家危險廢物豁免清單》《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等固體廢物防治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鼓勵企業積極探索廢棄物循環利用新途徑,推動建設產業鏈循環經濟體系。同時,在環境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下放審批權限,指導推動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試行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豁免政策,簡化危險廢物跨省、跨區域轉移等各類審批程序。
二是推動廢棄物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鼓勵不同區域、不同特點的企業協同探索攻關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途徑。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大力發展區域“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共享”,推動區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完善出臺混合燃料元素碳含量和熱值相關分析檢測方法和標準,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中“雙碳”目標的實現。
三是加快推廣“無廢產業鏈”創新經驗,豐富“無廢城市”內涵。莫鼎革表示,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下,鎮海煉化與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緊密結合,構建石化行業“無廢產業鏈”“無廢石化基地”,建立固體廢物循環利用體系,已成為寧波市“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作為石油石化行業綠色發展轉型的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