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青島千億級綠色化工產業群耕龍頭項目,總投資達203億元的金能科技項目完成設備安裝,計劃于1月試生產。
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現場
據悉,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董家口經濟區,目前僅用1年時間就完成了一期主體建設,2020年完成投資40億元,累計完成投資85億元,預計2021年4月將正式投產。據悉,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每年可創遣產值300億元。
2018年初,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簽約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投資建設丙烷脫氫及氫能源綜合利用系列項目。該項目共包含兩套各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項目每年可獲得約7萬噸、即8億立方的清潔氫能源,若全部用于氫燃料電池交通領域,大約可以滿足10~20萬輛氫燃料電池公交一年的氫氣用量。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底,青島市各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8.6萬輛。
設備安裝完畢即將試生產
塔吊林立,大型機械轟鳴運轉,數千名工人不停地忙礙著……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董家口經濟區的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源原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場地一片繁忙施工景象。“我們工人是24小時輪流倒,全力搶施工進盤,為投產做最后的沖刺。”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一期工程已經封頂,設備安裝完畢,計劃1月份試生產。
這個項目對于謀求建設“世界氫城”的青島來說意義重大。作為一家從事資源綜合利用型的傳統化工企業,金能科技不新謀求轉型升級,期待占領新能源產業制高點,走向新舊動能轉換的前列。而青島正在努力建設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加快打造氫能產業集群,全力建設"世界氫城,雙方可謂"情投意合"。
時間回到2017年底,A股上市后的金能科技將目光投向董家口經濟區,很快,金能科技新材料與氫能綜合利用項目落戶董家口經濟區,投資203億元開啟了丙烷脫氫、聚丙烯、氧能綜合利用等系列項目的建設。
多項產能將創世界紀錄
"項目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美國魯姆斯丙烷脫氫技術、意大利巴賽爾聚丙烯工藝。"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投資建設的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是全球在建最大的丙烷脫氫項目的核心裝置,兩套裝置共計180萬噸/年的產能創世界單家工廠產能之最,45萬噸/年聚丙烯裝置將是國內最大的單套裝置產能。
董家口經濟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建成后,不但將成為國內最大的丙烷脫氫、聚丙烯生產商,而且兩套各 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項目每年可獲得約7萬噸、8億立方的清潔氫能源,大約可以滿足50萬輛新能源車一年的氫能用量。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各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8.6萬輛。這意味著該項目一年的氫能產量可供青島新能源汽車5.8年的用量。
助力青島建設"世界氫城"
氫能是當前青島新產業重要發力方向,對青島融入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在氫能產業鏈布局方面,青島蹄疾步穩。在應用場景方面,青島已經具備了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的堅實基礎,目前,青島新能源車建成產能近50萬輛,擁有北汽新能源、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眾等四家新能源整車企業。此外,國軒電池、力神電池、特銳德電氣、乾運高科新材料等188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在青島形成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青島已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生產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政策扶持方面,青島市政府發布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青島市加快新能源汽年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分別從整車、零部件、科技創新、產業集群、推廣應用、產業生態等六個維度支持氫能產業發展。
大項目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青島以招商引資大項目為突破口,推動氫能產業鏈的集聚、快速成勢。除金能科技項目外,落戶青島的美錦氫能科技生態園項目,投資達100億元,數力于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氫能產業的典范。
氫能產業隨著技術的突破正成為廣為關主的引領產業。